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江苏省饮料工业协会功能型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根据上级党组织有关要求,结合协会实际,制定本制度。
2.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协会功能型党支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责任主体与职责
(一)党支部领导班子主体责任
1.协会功能型党支部领导班子对协会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以及上级党组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
2.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协会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与协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定期分析研判协会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每年至少开展 [X] 次专题研判,对涉及饮料行业发展、协会会员思想动态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二)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
1.党支部书记是协会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
2.重要工作亲自部署,每年至少主持 [X] 次党支部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议题,对涉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文件、重要活动亲自把关。
3.重要问题亲自过问,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及时了解情况,深入研究对策,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在面对涉及协会形象、行业声誉的重大舆情事件或意识形态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指挥协调,组织力量进行有效处置,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
(三)党支部委员 “一岗双责”
1.党支部委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按照 “一岗双责” 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2.在组织开展协会会员活动、行业交流、培训教育等工作中,要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始终,确保活动内容积极健康,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密切关注分管领域内会员企业的思想动态、舆论倾向,及时发现并报告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积极配合党支部书记做好相关问题的处理和引导工作。
三、工作运行机制
(一)学习教育机制
1.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每年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安排不少于 [X] 次的集中学习研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2.组织协会全体党员定期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学习,通过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开展面向协会会员企业的意识形态教育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方式,向会员企业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针政策,提高会员企业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弘扬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分析研判机制
1.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党支部委员及相关业务骨干为成员。分析研判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收集、整理、分析与协会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行业动态、会员企业反馈、网络舆情等,及时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
2.分析研判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潜在风险点和问题线索进行深入研究,评估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对于重大问题和紧急情况,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3.加强与上级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内其他组织的沟通交流,及时获取外部信息,拓宽分析研判的视野,提高分析研判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信息发布与舆情应对机制
1.严格规范协会信息发布流程,明确信息发布审核责任。协会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内部刊物等渠道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确保信息内容准确无误、积极健康,符合党的意识形态要求。信息发布前,需由相关责任人填写《信息发布审核表》,经党支部书记或其授权的党支部委员审核签字后方可发布。
2.建立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舆情监测,密切关注涉及协会、饮料行业的网络舆情动态。一旦发现负面舆情,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应对策略。党支部书记要亲自指挥舆情应对工作,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及时化解舆情危机。
3.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在舆情应对过程中,积极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协调,争取媒体的理解和支持,借助媒体的力量传播正面声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监督考核机制
1.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和奖惩措施。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
2.每年定期对协会意识形态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党支部书记要向全体党员和上级党组织报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同时,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开展的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3.对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支部委员、党员和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力,导致出现严重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阵地建设与管理
(一)协会宣传阵地管理
1.加强对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明确平台运营维护责任,确保平台信息安全、内容健康。制定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规范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等行为,严禁在平台上发布违反党的意识形态要求的信息。
2.强化对协会内部刊物的管理,严格把控刊物的编辑、审核、发行环节。内部刊物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饮料行业发展成就以及协会工作成果,为会员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3.规范协会各类宣传展板、宣传栏的设置和使用,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宣传内容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协会重点任务以及行业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宣传氛围。
(二)活动阵地管理
1.加强对协会举办的各类会议、培训、论坛、展览等活动的管理,严格执行活动审批制度。活动举办前,需向党支部提交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内容、议程、参与人员等信息,经党支部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2.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党的意识形态要求,在活动现场设置明显的宣传标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现场秩序的维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问题。
3.加强对协会办公场所、会员活动中心等实体活动阵地的管理,在阵地内设置必要的党建宣传设施,如党建文化墙、党员活动室等,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
(三)网络阵地管理
1.加强协会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防止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发生。定期对协会网络设备、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病毒库和系统补丁,确保网络运行安全稳定。
2.规范协会工作人员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言行,引导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不发表不当言论。要求工作人员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加强对协会会员企业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通过发布倡议书、开展培训等方式,引导会员企业增强网络安全意识,规范网络信息发布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六、附则
1.本制度由江苏省饮料工业协会功能型党支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2024年3月15日起施行。